1月13日至15日,云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在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圓滿舉辦全省“火焰藍”戰勤保障練兵比武競賽,來自全省16個支隊的240名隊員參加了比武競賽。
經過3天的激烈角逐,紅河等6個支隊榮獲“團體獎”,迪慶等3個支隊榮獲“作風優良獎”,涌現出了一大批單項科目先進集體和理論競賽先進個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云南消防戰勤保障隊伍的良好風貌和過硬素質。
黨委重視支持,高站位謀劃部署推動
總隊黨委高度重視戰勤保障能力建設,把此次練兵比武競賽作為堅決貫徹習主席開訓動員令的一次生動實踐和“全災種、大應急”形勢下全面檢驗戰勤保障成效的重要抓手。
在開年之初各項工作任務異常繁重的情況下,總隊主官多次聽取籌備工作方案匯報,專門批準此次練兵比武活動。多次召開協調會,實地督促指導做好競賽各項準備工作。總隊后勤裝備處參考借鑒先進總隊模式,結合云南各類戰勤保障特點規律和隊伍實際研究制定和細化競賽方案,精心選擇場地、設置科目、挑選裁判、組織比武競賽。
著眼提質強能,全方位精心設置科目
本次比武緊緊圍繞戰勤保障工作“服務中心、保障打贏”的根本目標,突出“為戰而生、向戰而行”核心理念來打造比武競賽活動。精心設置體能、理論和業務技能競賽三方面科目,其中體能包括3000米跑、俯臥撐、仰臥起坐3項,理論競賽包括后勤綜合、裝備技師、專職隊員、營房崗位、采購業務5項,業務技能包括飲食保障、廚藝比拼、多種帳篷搭建、現場供電、輪胎故障修理、疫情消殺防疫、越野物資投送7項,確保從基礎身體素質、日常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都進行全方位檢驗和實戰化提高,切實打造一專多能的戰勤保障隊伍。
特別是著眼于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地震地質災害多發等形勢任務,新增加設置疫情消殺防疫、物資越野投送、多種帳篷搭建等實戰化科目,突出競賽科目“源于大綱、高于大綱、嚴于大綱、難于大綱”,將訓練、比武、實戰融入到競賽活動當中,使比武更貼近實戰,更突顯實效。同時還結合“擔當—2020”地震救援跨區域實戰演練戰勤保障科目成績進行了綜合排名,切實起到以演促訓、以訓備戰、以練促改的比武競賽目的。
注重夯基固本,實戰化打造戰保體系
改制轉隸以來,總隊黨委高度重視戰勤保障體系建設,積極謀劃推進,建立與“全災種、大應急”形勢任務相適應、相匹配的戰勤保障體系,推進戰勤保障轉型升級。率先出臺《戰勤保障體系建設三年規劃》,按照“1+4+2+2”的建設模式,部署總隊戰勤保障組、戰勤保障編組、戰勤保障基地、機動力量和戰勤保障消防站建設工作。采取專業自我保障和社會聯勤保障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完善遂行保障指揮機制和三級應急響應機制。建成16個原戰勤保障大隊營房,制定戰勤保障裝備物資儲備標準和管理規定,累計配備新型小型宿營車、多功能保障車、冷藏車、移動衛生間等506輛,配備23.31萬件/套儲備裝備物資,大力提升戰勤保障車輛裝備配備水平。制定《消防戰勤保障業務訓練大綱與考核標準》,有力強化專業化保障訓練。與機場集團、交通運輸廳、鐵路局等簽訂運輸保障協議,制定了清單式、定位式的投送接應保障工作流程,在“擔當—2020”地震救援跨區域實戰演練中,對航空、公路、鐵路投送方式和投送能力進行了檢驗。制定下發《地震救援裝備模塊化儲運系統建設規程》,參照國際救援模式,統一制作模塊運輸箱,規范材質尺寸、標識標牌,提升快速運裝出動能力。
這次“火焰藍”戰勤保障比武練兵競賽活動,無論是隊伍、車輛、器材,還是機制、能力、速度,都集中展現了近年來總隊戰勤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的積極變化,展示了改制后戰勤保障工作在隊伍建設、集結出動、聯勤聯動、專業高效等方面的成效,是總隊推進戰勤保障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全面樹立了云南消防戰勤保障隊伍的嶄新形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